遥想去年的十一假期和树莓派,那时虽说已经入Pi多时,但DIY硬件还是初次尝试。然后一发就没有停过,整整一年直到今年的十一假期,依然在玩软硬结合的DIY。而每到十一,都是时间集中的DIY时期,容易弄出新奇特,接触新领域。
这个十一假期,把之前DIY的一个PM2.5相关的教程发表了。
然后开始研究起音响来,一开始的想法很简单,就是置办一套2.0音箱(中端有源箱子就好)听听歌。然后选了 M200MK2,也是看了很多网评纠结了几个来回和控制下预算入的。接着十一大促,MK3价格诱惑,于是考虑换,但价格毕竟是MK2的两倍,再次翻了很多网评,众说纷纭难以抉择。最后抽了一天跑去实体店试听了,连带去了BOSE的专柜试听了BOSE的C5和SoundLink Mini。终于踏实了,很快决定不升级到MK3了(MK2和MK3差别真心没网评所说那么大,低音均属半残,而偶然听到的T200C确实非同凡响,可惜预算超太多)。BOSE C5也没想象的那么惊艳,MINI呢网上好评如潮,实际效果并不适合居家听。试听的这些都是有源箱子,而HIFI是无源的天下,遂决定先MK2凑合用,找到合适的方案后上无源监听+前后端。
因MK2箱体有点大,原本打算放书桌上的,结果弄到客厅配电视用了。就打算再配一个小的在书桌,经济点的方案就是DIY。于是花了很多时间了解了各种功放芯片,选择了LM386和TDA7297把手上的几个单元驱动起来。能响、无杂音,比较满意……
然后还花了2、3天DIY电平和频谱显示。之前对音频可视化这块比较喜欢,进去了解一番之后发现可以DIY出来(买现成的东西原理无法掌握,而且好的频谱显示套件价格不低)。电平显示用了LM3915轻松搞定,没什么技术含量。频谱的话用闲置的Arduino+点阵摸索出来了。Arduino负责对音频信号采样,通过傅里叶变换得到各频率参数,再通过算法呈现在点阵上,效果还OK。
既然是入门级的DIY就得考虑性价比,否则辛苦弄出来的东西还不如弄一套成品,那多没成就感也少就了乐趣。但是音响这个坑略深,器材、元件单买也不便宜,有空再多试试,琢磨如何控制成本弄一套HIFI级音响。